互助青稞酒独特产品风格的形成是与其酿造地理环境、酿酒原料和生产工艺分不开的,具有的独特之处。
(一)地理环境独特
互助县地处祁连山脉东段南麓,平均海拔2700米,这里三面环山,北邻原始森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少雨,气温上升缓慢,夏季凉爽,秋季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少雪,气流比较稳定,微生物环境非常优越,并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驯化、优选,在厂区空气、地面等场所特别是曲房已经形成了适于互助青稞酒酿造的霉菌、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群系。
(二)酿酒原料独特
1、青稞生长环境
青稞酒所采用的原料是青稞、豌豆及威远镇的古井水。青稞,亦称大麦、米麦、裸大麦,是大麦的一个变种,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产地主要是海拔2700米左右的无污染的高海拔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甘肃的部分地区。互助青稞酒的青稞原料基地位于互助县南门峡镇,是互助县浅山境内面积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之一,森林面积约11.27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73.3%,空气清新,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由于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不受病虫侵害,故无农药残留。
2、青稞原料的独特性
洁净的空气、优良的土壤、无公害的有机肥料生长出了籽粒饱满、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青稞,其籽粒与颖壳能脱离,粒色有黄、褐、紫、蓝、黑等,品种多数是硬质,籽粒的玻璃透明质在70%以上,蛋白质在14%左右,淀粉60%左右,纤维素含量在2%左右。由于青藏高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理环境特殊,青稞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远高于传统酿酒作物,如高粱、小麦、玉米等。同时,青稞富含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谷物中缺乏的赖氨酸在青稞中含量较高,12种矿物质(钙、铁、钾、镁等)和多种维生素(VA、VB1、VB2、VC等),尤其是稀有元素硒、锌、锶等居其它酿酒原料之首;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资料介绍,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据检测青稞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57%,优良品种青稞25含8.6%,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β-葡聚糖通过减少肠道粘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和间接抑制致癌维生物作用来预防结肠癌;通过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合成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青稞淀粉成分独特,其支链淀粉占74~78%,而脂肪含量较低,可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丰富的营养资源,有利于酒醅的低温、缓慢发酵,为生成复杂的呈香呈味物质提供物质保障,是形成青稞酒独特香、味物质的关键所在。豌豆,是制作青稞酒大曲的重要原料之一,其蛋白质的平均含量为24.84%,脂肪的平均含量为1.36%,淀粉的平均含量为48.74%,具有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粘性大,易被微生物分解、吸收、代谢的特点,且能增加大曲的芳香味,因而在青稞酒大曲的制作中尤为重要。目前,生产互助青稞酒的原料—青稞已经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互助青稞酒产品有机认证正在进行中。
上一条: 七彩青稞酒是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
下一条: 青稞酒的特点